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怎么看上半年经济增速超预期?
    2025-08-06   点击:22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高出0.3个百分点,也高于5.2%的市场预期。经济增速超预期,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最主要的。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有力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稳住了经济大盘,显著提振了社会信心。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力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重要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对冲外部冲击不利影响,对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形成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的态势不仅表现在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就业、物价、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出口等主要指标总体保持稳定,而且表现在经济运行季度间波动明显减少。一、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5.4%、5.2%,改变了近几年V字形走势、季度波动较大的特点,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这个变动尤为重要,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将呈现前高后稳走势。


  从更深层次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超预期的背后隐含着长期因素,那就是这些年党中央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持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使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获得了长期有力的战略支撑。从今年上半年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突破,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大盘更稳。


  从长期因素看,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运行的基础越来越稳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阶段,在此过程中,高速增长不再是核心特征,关键是看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依靠技术、人才、管理、数据等新质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出口“新三样”引领全球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我国以科研论文为代表的科研产出位列全球领先位置,基础科研领域进步显著。总体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支撑条件稳固、动能转换平稳,不仅在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而且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云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9005931号-1 电脑版 滇公网安备 53019202000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