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给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动力
    2025-05-16   点击:23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持续提升。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2%;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或修订了一系列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比如颁布实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系列法律法规,涉企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但总体来看,涉及民营经济的现有法律法规立法主体多元,相关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同时也应看到,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投融资支持、创新发展、权益保护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样一部高阶位的基础性法律,有利于用系统性法律规范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制度性障碍,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法治保障。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从2024年2月起草工作启动到12月提请审议,再到如今正式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可谓十分高效,为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按下“快进键”,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些民营企业家感慨,“很多条文立到了我们民营企业家的心坎里”,“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以法治之力为民营企业赋权增信、破障护航的坚定决心”。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这些内容成为法律制度后,就具有了稳定性和刚性约束,有助于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不折不扣推动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云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9005931号-1 电脑版 滇公网安备 53019202000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