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 2025-07-18 点击:54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总书记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新时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有利于引进更多国际先进要素,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对外开放水平越高,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就越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时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链供应链不够稳固和安全。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集聚优质生产要素,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深层次改革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开放与改革互促共荣的逻辑关系,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以高水平开放破除阻滞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幅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外贸体制、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难点有待突破。这就迫切需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担当。当今世界,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回顾历史,正是因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和支持经济全球化,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溢出效应显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少数国家推行“回岸、近岸、友岸”三岸分流。但总的看,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仍然大于阻力,前进方向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们要站在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全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立场上,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